https://orcid.org/0009-0005-5112-7268





摘要:本研究从基督教圣经神学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基督圣徒的概念及其内在的悖论性。文章首先明确界定圣洁作为上帝独有的属性,它与世俗对立,凸显了上帝的不可接近性和超越性。在此基础上,指出圣徒的身份首先是基于对上帝的归属,而非依赖个人的道德完善。随后,文章分析了圣徒身份的悖论性:尽管圣徒的圣洁源自上帝的恩典,他们仍被要求去追求圣洁。最后,文章进一步探讨了圣徒悖论性在当代的诠释。作者强调圣徒是进入神国的人,应以神国为中心而活。此外,圣徒作为上帝子民的身份,决定与塑造了他们的行为伦理,其圣徒品质因而不是个人努力的结果,而是上帝恩典的体现,是在追求神国中而彰显出来的品质。藉此,本文有效地解释了圣徒悖论性的问题,为信徒的生活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关键词:圣洁、圣徒、悖论、神国、身份伦理


DOIhttp://dx.doi.org/10.29635/JRCC.202406_(22).0009



一、前言


若要深刻理解基督圣徒的内涵,必须首先对“圣洁”或“神圣”(holy/holiness)概念有所洞察。1 在多种文化与宗教传统中,“圣洁”往往与凡俗形成鲜明对比,象征着一种超越日常生活的特殊存在,如伊利亚德(Mircea Eliade)所言,

“人之所以会意识到神圣/圣洁,乃因神圣以某种完全不同于凡俗世界的方式,呈现自身、显现自身。”2 因此,在宗教与文化领域里主导的研究方式即是根植于宗教现象学,即对圣洁的研究主要基于对宗教体验的深入分析,而非单纯依赖圣经文本。例如,奥托在其经典著作《神圣者的观念》一书中即强调,神圣

(Holy)是一种独特且无法用常规语言完全描述、或无法用理性完全把握的神秘体验。这种体验往往伴随着一种强烈的神秘感或敬畏感,它源于个体与某种不可言喻的、超越性的力量的接触。这种力量被奥托称为“神秘的/庄严的”

( numinous ) , 它同时具有吸引力和排斥力, 令人既恐惧战兢又着迷

tremendum et fascinosum)。因此,奥托反对将神圣简化为一种抽象的哲学概念或道德观念,而是强调其作为一种独特的、无法替代的存在体验。3

然而,仅从经验层面对圣洁进行理解是不足的。神学家蒂利希(Paul Tillich)明确指出,尽管圣洁作为一种经验现象,可以通过现象学逻辑加以描述,但其 与“神性”(divine)必须相互/关地理解。若不将圣洁置于神性的范畴之下进行 阐释,便有可能将其简化为一种审美-情感层面的事物,这正是奥托等人在神


1 圣洁(holiness),有时也被译为神圣,本文在论述时,会鉴于上下文的语境,有时会以神圣代替圣洁

2 伊利亚德:《圣与俗——宗教的本质》,杨素娥译,台北:桂冠,2006,第 61 页。

3 Rudolf Otto, The Idea of the Holy, translated by John W. Harvey, Harmondsworth: Penguin, 1959. 中译本: 鲁道夫·奥托(Rudolf Otto):《论神圣:对神圣观念中的非理性因素及其与理性之关系的研究》,成穷、周邦宪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鲁道夫·奥托:《神圣者的观念》,丁建波译,北京:中国社 会科学出版社,2009


学上所面临的一大风险。1 尽管蒂利希正确地强调了圣洁与神性之间的紧密联系,但他对上帝的界定同样基于现象学视角,将上帝视为对人有限性所提出问题的答案,是人的终极关怀(concerns man ultimately)。因此,他认为“圣洁是与人终极关怀相连结的事物的品质(quality)。”2 然而,蒂利希虽然将圣洁与上帝相连,却未能以圣经为基础进一步阐释圣洁的深层含义。

本文旨在从基督教圣经神学的角度探讨圣洁的本质,从而揭示圣徒的本质含义,并探讨其内在的矛盾性。同时,本文也将探讨如何在当代语境下理解圣徒及其悖论性,以期为现代信徒提供一个更加全面和深入的神学视角,从而能够在各种生活场景中作出符合信仰的伦理选择,活出基督徒的品格和风范。

圣徒的含义


  1. 圣洁的根源在于神


    “圣洁”(holiness,源自希伯来文 qodesh 及希腊文 hagiosune)的原文含义是指“ 分开”( separation )或“ 隔开”( setting apart), 3 其对立面是“ 世俗”

    (profane)或“普通”(common)的领域。4 因此,当圣经宣称上帝是圣洁时,其核心含义指的是上帝的不可接近性(unapproachableness)。5 换言之,圣洁


    1 Paul Tillich, Systematic Theology, vol. 1,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51, p. 215.

    2 同上,pp. 211215.

    3 也有学者认为,上帝的圣洁(qodesh)其字根是(qdsh),它在亚述-巴比伦的语境中含有两层意义,一种含义是指敬畏、可怕to be terrible),另外一种是指发出耀眼的光芒to shine brightly),或指卓尔不群、灿烂夺目(to be brilliant),以致人无法直视上帝。(如赛 6:1–6)参 Th. C. Vriezen, An Outline of Old Testament Theology, Oxford: Basil Blackwell, 1960, pp. 149–150.

    4 Merrill F. Unger and R.K. Harrison editor, The New Unger’s Bible Dictionary, Chicago: Moody Press, 2005, p. 581; T. Desmond Alexander and Brian S. Rosner editors, New Dictionary of Biblical Theology, Leicester, England: Inter-Varsity Press; Downers Grove, IL: InterVarsity Press, 2000, p. 545.

    5 上帝的圣洁除了意味着他的不可接近性、他的与众不同、他的荣耀(glory)和威严(majesty)外,还意味着他的自我确定性(self-assertion)。上帝的这种自我唯一性,使得祂不容许任何事物与祂并列,唯


    首要的是表示上帝是完全不同的他者(wholly other),即上帝与其所创造的一切存在截然不同,并且超越了人类想象中任何神性的概念。1 用陶恕的话来说即是:“神的圣洁是与众不同、独一无二、不能接近、不可理解,并且不能企及的……人或许畏惧神的大能、赞美祂的智慧,但是对于神的圣洁,人甚至连想像都想像不来。”2

    这一点在圣经中得到了反复强调,即圣洁是上帝本质的首要属性。3 圣经宣告唯有神是圣洁的,即是说,圣洁的属性是上帝不能约化的独特性,它彰显了神的名,昭示了祂的无可比拟性和绝对独一性。上帝完全超越了所有比较和分类,正如经文所述:“我是耶和华,这是我的名。”(赛 42:8)基于此,关于上帝圣洁的神学论述只能以崇敬的重复肯定:“耶和华是神!耶和华是神!”

    (王上 18:39),以此来表达对祂圣洁本质的敬畏和认知。4


    “圣洁”本身不是上帝的称号,而是上帝本质的一种表达。5 正如《以赛亚书》中所描述的天使在上帝面前颂赞道:“圣哉,圣哉,圣哉。”(赛 6:3)它并非上 帝的某个称号,而是指向上帝本身。在神学用语中,虽然我们会说上帝是公义 的,是恩慈的,但我们不会称上帝为“公义的那一位”或“恩慈的那一位”,反而会 称呼祂为“圣洁的那一位” (the holy one),这反映了圣洁与上帝的紧密关联。


    有祂值得敬拜,也唯有祂是独一的真神。也正因为如此,祂是忌邪的神,也是会愤怒的神。Vriezen, An Outline of Old Testament Theology, pp. 149–153.

    1 A. B. Davidson, The Theology of the Old Testament, Edinburgh: T. & T. Clark, 1904, p. 150.

    2 陶恕:《认识至圣者:神的属性,以及对基督徒信仰生活的意义》,陈雅声译,台北:启示出版,2019

    244 页。对于神的圣洁的不可理解性,在同一页,陶恕也说道:神的圣洁并不是将我们所知最好的东西想像为无限地更好。我们知道的东西没有一样能和神的圣洁类似。

    3 Alexander and Rosner, New Dictionary of Biblical Theology, p. 544.

    4 约翰·韦伯斯特:《圣洁神学》,陈永财译,香港:基道,2006,第 33–34 页。

    5 当然,在旧约中,也有对圣洁不同的定义。例如,对先知来说,圣洁是指社会的公平公义;对祭司来说,是在于合宜的礼仪以及维持分开的状态;对于智者来说,则是内在的正直与道德的完整。参 John G. Gammie, Holiness in Israel, Minneapolis: Fortress Press, 1989, p. 196.


    因此,当人们亲近上帝,或在上帝的本性、存在或神性显现时,首先感受到的即是祂的圣洁。而接触圣洁是危险的,正如以赛亚先知在被呼召时的第一反应是:“祸哉!我灭亡了!”(赛 6:5)1 因为,上帝的圣洁也意味着祂超越世界的绝对权能,这种能力可以像毁灭的火一样,因而是令人恐怖的。(利 10:1–7;撒上 6:20)2

    因此,圣洁这一概念在其原初语境中并不涉及道德层面,这与当代常见的将圣洁等同于道德完美的观点有所不同。3 当言及上帝是圣洁时,其首要含义并非指祂的完美,而是指祂与世间万物的全然不同。这一点解释了为何在圣经中,表达完美(perfection)的词汇如 tam、tamim 以及 shalem 等,很少直接用于描述上帝。相反,用于上帝的类似概念是“完全”(yashar/upright,如《撒母耳记下》 22:26 ;诗 18:25 ) , 该词含有正直的意味; 或者是 saddiq

    (righteous),即公义的意思。这些与完美相关的词汇未直接用于上帝,可能是因为即便它们含有“完全”(sound)、“彻底”(complete)等完美的含义,也仍不足以充分表达上帝圣洁的本质。上帝无疑富有美德,但祂远远超越了人类的道德标准和伦理范畴。4

  2. 圣徒的本质在属于上帝


    因此,当“圣洁”一词用于指代人或与人相关时,其核心含义并非指涉个体的道德完全性,而是指其与上帝的关系——即个体属于上帝。换言之,将圣洁


    1 Davidson, The Theology of the Old Testament, p. 151.

    2 Vriezen, An Outline of Old Testament Theology, p. 151.

    3 值得一提的是,对我们所关心的道德性问题,圣经的信仰似乎却并不感兴趣。参华特·布鲁格曼:《圣经

    不陌生——与真理深入对话》,梁俊豪译,香港:学生福音团契出版社,2004,第 10 页。

    4 参:Vriezen, An Outline of Old Testament Theology, p. 161. Norman H. Snaith, The Distinctive Ideas of the Old Testament, Philadelphia: The Westminster Press, 1946, Chapter: 2–3.


    应用于人或物,并非旨在描述其内在品质,而是表明其与神的关系。人或物之所以被称为圣洁,是因为它们属于或奉献给上帝,因而是圣洁/神圣的。1 虽然圣洁亦含有分开和隔离的意义,但这不是其主要含义;关键在于,这种分开是为了归属于上帝。正如韦伯斯特所言:“隔离的行动当然是不可或缺的,因为成圣表示有分别。但隔离不能够变得绝对;神恩典的拣选确立的不是一个状态,而是使罪人成圣,藉以积极事奉神。”2 因此,称人或物为圣洁,并非评判其品德或伦理,而是强调其与上帝的关系和归属——即他们属于上帝或已奉献给上帝。没有任何人或物本质上具有圣洁性,3 “受造物的圣洁的基本标记是它的外在面向,它朝向神作为它的来源和它赞美的对象。”4 这一理解也正是新约中“圣徒”概念的核心所在。

    在新约圣经中,“圣徒”一词专门用于指称耶稣的门徒或基督徒,因为,新约明确反对任何特殊的圣徒阶层。5 尽管在实际生活中,某些信徒可能在德行上超越他人,表现出更高的圣洁,但在上帝面前,所有信徒均享有同等的圣洁地位,因他们在基督里的身份。6 正如使徒保罗所指出:“但你们得在基督耶稣里,是本乎神,神又使他成为我们的智慧,公义,圣洁,救赎。”(林前 1:30)

    7 也因此,即或哥林多的基督徒存在诸多问题,如嫉妒、纷争、彼此告状(林前 1:10–17,3:3,6:1)、骄傲自大(林前 4:6/18)、淫乱(林前 5:1)、拜偶像

    (林前 10:14;林后 6:14–18)等等,保罗仍将他们称为圣徒(林前 1:2;林后


    1 Davidson, The Theology of the Old Testament, p. 145.

    2 韦伯斯特:《圣洁神学》,第 79 页。

    3 Davidson, The Theology of the Old Testament, p. 152.

    4 韦伯斯特:《圣洁神学》,第 77 页。

    5 Charles F. Pfeiffer, The New Combined Bible Dictionary and Concordance, Grand Rapids, MI: Baker Book House, 1996, p. 366.

    6 Unger and Harrison, The New Unger’s Bible Dictionary, p. 1112.

    No. 22 June 2024 -228-

    7 或参《以弗所书》1:4就如神从创立世界以前,在基督里拣选了我们,使我们在他面前成为圣洁,无有瑕疵。


    1:1)。而且,保罗在其书信中一贯使用圣徒而非基督徒来称呼那些跟随耶稣的人。因为,圣徒之所以为圣,完全不在乎人的作为,也不因人的感觉或看法而异,而是因他们都是上帝所造、由耶稣所拯救,属于上帝的人。1

    新约对圣徒的看法,其实也是与旧约一脉相承的。也即,虽然圣徒在《旧约》中常用以指代那些品行良善与敬虔的希伯来人,但其核心含义仍然是指向以色列选民。因为,以色列人是上帝所拣选、从埃及奴役中被拯救出来的、专属于神的子民,因而是与万民有别、相分离的圣洁的国民。如上帝所言,“你们要归我作祭司的国度,为圣洁的国民。”(出 19:6)因此,以色列的圣洁,并非源自其固有的民族品质或优点,而是基于上帝的同在与拣选,祂将以色列人作为自己的子民。(参利 20:24–26;申 7:6,7:7 等)

  3. 圣徒的道德内涵


虽然圣洁本身并不表达道德品质,当其用于描述人时,主要的是体现一种关系——那种单单属于耶和华神的关系。然而,正如圣洁反映了上帝的超越性特质,或称为神性(Godhead),它绝非一个抽象概念。在人类的观念中,某些特质或属性被视为上帝的代表,例如超然的威严、荣耀、伟大、权能、公义等。2 换言之,当耶和华展现出这些属性中的任何一种时,祂便彰显了自己的圣洁;当人们将这些神圣品质归于上帝时,上帝在他们中间便被视为圣洁。3

同样地,那些属于上帝的人,也应当在品质上反映这种圣洁。虽然他们在关系上已被分别为圣,但他们需要在生活方式上体现出这种圣洁。4 毕竟,上



1 毕德生:《复活的操练》,屈贝琴、黄淑惠译,新北:校园书房,2012,第 92–97 页。

2 或如蒂利希所言,上帝的圣洁本身并不是一种特质,而是使所有其他特质具有神圣性的特质。他的力量是圣洁的力量;他的爱是圣洁的爱。Tillich, Systematic Theology vol. 1, p. 272.

3 Davidson, The Theology of the Old Testament, pp. 145–146.

4 Alexander and Rosner, New Dictionary of Biblical Theology, p. 548.


帝的圣洁是一切道德污点的对立面,它不仅斥责一切违背祂旨意的行为,而且在祂面前,罪恶无法存留。因此,在以色列的信仰中,圣洁的含义是有道德/伦理(moral content)内涵的。那种在迦拿的神庙中,可以有的圣妓(庙妓),不是以色列宗教的特征。1 因为在旧约中,上帝公义的观念,或道德观念,是

与祂的圣洁紧密联系在一起的。2 如果圣洁存粹是非伦理性的,那么将导致两 个后果:(1)它不会引起人的不配感,而只能引发卑微的恐惧和顺从,或迫 使人默默接受。(2)它无法成为发展那些富含伦理意义的更高级宗教的基础。

3 也因此,当彼得意识到耶稣的神性时,他首先感到的是自己的罪,并求主离开自己。(路 5:8)

因此,圣洁也有另外一层含义,它被用来表示与一切罪恶、不洁或道德上的不完美状态相隔离。换言之,它是指道德上的完整或完美。4 就如以赛亚在目睹上帝的异象时所感受到的恐惧,并不仅仅是因为他意识到了自己在上帝的威能面前的人性局限,更是因为他深刻地意识到了自己的罪性:“因为自己是嘴唇不洁的人,又住在嘴唇不洁的民中。”(赛 6:5)以赛亚本能地认识到,罪是不可呈现于上帝面前的。5 因此,圣洁不仅仅是指归属于上帝,它同样蕴含有伦理道德的维度。

圣徒的悖论性


  1. 圣徒在圣洁上的矛盾性


    “圣徒”一词的内涵原本并不涉及伦理或道德层面,而是在于是否属乎上帝。


    1 H. H. Rowley, The Faith of Israel: Aspects of Old Testament Thought, London: SCM Press, 1956, p. 66.

    2 Vriezen, An Outline of Old Testament Theology, p. 159.

    3 Charles A. Bennett, “Religion and the Idea of the Holy”, The Journal of philosophy, 23, no. 17, (1926), p. 464.

    4 Unger and Harrison, The New Unger’s Bible Dictionary, p. 581; Alexander and Rosner, New Dictionary of Biblical Theology, p. 545.

    5 Rowley, The Faith of Israel, p. 66.


    然而,因着上帝的圣洁,圣徒行事为人当与那蒙召的恩相称(弗 4:1),圣徒也 因而要有相应的品质作为它的内涵。而且,尽管圣徒的“圣”完全是出于上帝的 作为(参约 17:17;帖前 5:23;帖后 2:13;弗 5:26;罗 15:16;彼前 1:2;来 10:14,13:12 等),人的所有努力与道德追求并不能使自己成圣,或在上帝面前 增添圣洁的程度。1 上帝却仍然敦促信徒追求圣洁,因为“非圣洁没有人能见 主。”(来 12:14;太 5:48;腓 3:15 等)因此,人也负有追求圣洁的责任与义务。

    2 如果在圣洁的成就过程中人没有责任与义务,且无法做出任何贡献,那么上帝的要求就显得不合理甚至荒谬。这构成了圣洁或圣徒的矛盾性或悖论性:一方面,圣洁完全是上帝的作为,非人力可致;另一方面,人仍被要求在这一过程中付出努力和参与,且在此过程中必须有所作为。3 这种矛盾实际上也揭示了信仰生活中深层次的互动关系,即上帝的恩典与人的自由之间的协同作用。

    圣经中关于圣洁的另一个悖论体现在圣徒的理想状态与现实之间的张力。

    《约翰一书》宣称:“凡从神生的,就不犯罪,因神的道存在他心里,他也不能犯罪,因为他是由神生的。”(約壹 3:9)然而,同一本书又指出:“我们若说自己无罪,便是自欺,真理不在我们心里了。”(約壹 1:8)这一悖论诚如克雷格

    (Clarence Tucker Craig)所言:“信徒虽然已经成圣,但仍被劝勉去追求圣洁。他们的成圣完全是上帝的工作,然而圣洁,如同爱与和平,是信徒应当努力实 现的目标。恩赐与努力,已经领受了的与需要努力达致的,它们之间的关系到 底是什么呢?”4 在基督徒圣洁的完全性与他们品德上的不完全性、以及他们仍


    1 A. Köberle, The Quest for Holiness, New York: Harper and Brothers, 1936.

    2 值得一提的是,上帝并没有说:你们要和我一样圣洁。因为,绝对的圣洁只能属于上帝,是我们无法

    企及的。也参陶恕:《认识至圣者》,第 249 页。

    3 悖论是明显矛盾的同义词,它是指一系列的主张,当连起来看时,似乎在逻辑上有不一致。参 James Anderson, Paradox in Christian Theology: An Analysis of Its Presence, Character, and Epistemic Status, Milton Keynes, UK: Paternoster, 2007, pp. 5–6.

    4 Clarence Tucker Craig, “Paradox of Holiness: The New Testament Doctrine of Sanctification”, Interpretation,


    需不断努力追求之间,存在着一种矛盾或悖论。这种张力如何平衡,成为信徒神学思考和属灵实践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2. 对圣徒悖论性的接受


在探讨圣徒的悖论时,我们不难发现,这与基督教神学中关于上帝的其他悖论有着本质的相似性,如与上帝圣洁的悖论有着相似之处。这种悖论是人类理性难以完全把握的,然而却又是我们必须接受的真理。具体来说,上帝以其圣洁的本性,作为一个完全的他者,超越了世间一切存有。然而,正是这位超越的上帝,选择屈尊就卑,甚至降世为人,承担人类的苦难与重担。正如韦伯斯特所指出,“圣洁不是关系的对立。它没有使神远离不圣洁的人,将神封闭在绝对纯洁的隔离中。相反,神的圣洁是神和不圣洁的人的关系的性质;身为那圣者,神不但继续和人分离,也来到他的百姓中,洁净他们,使他们为他所拥有。”“神圣的距离和神圣的亲近,在神的存有和行动中是一个运动。”1

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实则源于上帝的不可理解性(incomprehensibility) 以及其全然的超越性。信仰的真谛无法被简化为一个有限的、逻辑连贯的体系,因为这样的体系无法容纳信仰的神秘性和悖论性。信仰的奥秘是超越理性的, 它只能通过象征性和悖论性的语言来传达。2 换言之,我们有限的心智和理性 的局限使我们无法完全逻辑自洽地理解上帝的启示。基督教所体现的悖论性, 实际上是一种隐秘的祝福,是它源于超越的神的一个间接证据。3 因此,在面 对圣徒的悖论性时,我们或许只能以谦卑和感恩的心态接受其不可理解性,同


6, no. 2, (1952), p. 153.

1 韦伯斯特:《圣洁神学》,第 3943 页。

2 Donald G. Bloesch, Essentials of Evangelical Theology Vol. 1, San Francisco, CA: Harper & Row, 1978, pp. 18, 86.

3 Anderson, Paradox in Christian Theology, pp. 263, 307–308, 311–312.


时认识到这是信仰旅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


圣徒及其悖论的当下诠释


  1. 圣徒是进入神国的人


    圣徒的核心定义在于其与上帝的归属关系,因为唯有上帝是圣洁的。这种归属关系表明,圣徒本质上是上帝的子民,属于神国的成员。换句话说,成为圣徒,是进入到另外一个领域、或空间,即进入上帝的国度。这个领域不同于肉眼可见的物质世界、或三维空间,而是属于灵性的世界,存在于一个不可见的维度。也即,圣徒的存在并非物质层面上的可见,而是以一种隐秘的形式存在。这并不是因为圣徒在经验上的不确定性——我们无法像确认英雄或智者那样有确凿的证据来确认谁是圣徒——而是因为圣徒的本质属性和内在特质。根据《圣经》的启示,圣洁是上帝独有的,不可复制的特性,它超越了经验的范畴。2 因此,圣徒是进入天国、或是在神国中的人,是一种只有上帝和天使才能洞察的真实状态。世人无法看见,是因为他们不认识神。(参约壹 3:1;西 3:3)

    以进入神国来定义圣徒,并非无圣经依据,就如经文所言,“上帝救了我们脱离黑暗的权势,把我们迁到他爱子的国里。”(西 1:13)而且,保罗所言的,

    “若有人在基督里,他就是新造的人,旧事已过,都变成新的了。”(林后 5:17)


    1 许多人在面对这些悖论时,往往选择忽视,或者依据个人所认为合理的逻辑,固守某一立场。例如,某些极端教派坚持无罪论,认为信徒一旦接受信仰、成为圣徒,便再也没有罪了。然而,更广泛的观点是坚守新教的传统教义,持守我们是蒙恩的罪人,既是圣徒也是罪人,正如耶稣既是完全的神,也是完全的人一样。

    2 Jean-Luc Marion, “The Invisibility of the Saint”Critical inquiry, Translated by Christina M. Gschwandtner, 35, no. 3, (2009), pp. 703–710. 此文也收录在此书中: Believing in Order to See: On the Rationality of Revelation and the Irrationality of Some Believers, New York: Fordham University Press, 2017, Chapter: 12.


    这里所谓“新造的人”,其实并非如有些人以为的那样,是指个人生命的转变或品质的提升,而是指进入了上帝所造的新世界。正如基纳所阐释,虽然保罗在上下文中确实提及了皈依和心灵的更新(参林后 3:3;加 6:15),但他这里的 “新造”却是指实现了的末世论。也即,耶稣的复活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末世论的视角,以理解基督以及所有在他里面的人(林后5:14–15)。任何在基督里的人,都已经属于末世论的秩序(林后 5:17),尽管这种新的存在只能在心里感知,而非外在可见(林后 5:12;参林后 3:3)。1

    杨牧谷则指出,所谓“新造的人”,即在基督里的人,是指那些与基督同死 同复活,并为主而活的人(林后 5:14–15)。此外,“创造”在保罗书信中通常指 的是整个受造界,基于上下文,此处的“新造”即是指基督代死所带来的整体改 变而非指个人。“旧事已过”具有天启文学的背景,是指旧秩序及一切属于旧的 创造,都要过去。因此,第 17 节更恰当的翻译应为:“若有人在基督里,那就 是一个新的创造,旧的秩序已经过去了的,看哪,新的秩序已经开始。”新造的 人,因而即是属于新创造的一部分,就是要按新秩序来生活的人。2 换言之, 新造的人是那些已经进入了末世论的现实或国度、也即神国的人,是靠着圣灵、为主而活的人。圣徒也即是这样的、新造的人。

  2. 圣徒的本质在于为神而活


    那么,这些进入神国的人会有怎样的品质和内涵呢?显然,那些生活在神国中的人,当以神国为中心,为神而活。正如耶稣教导门徒说,“你们要先求他的国和他的义。”(太 6:33)3当人为神国而活时,自然就彰显了他的圣洁。正


    1 Craig S. Keener, New Cambridge Bible Commentary: 1–2 Corinthian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5, p. 185.

    2 杨牧谷:《作祂的仆人——哥林多后书研读》,台北:校园书房,1992,第 416–419 页。

    3 用保罗的话来说即是:原来基督的爱激励我们,因我们想一人既替众人死,众人就都死了。并且他替众


    如卓涤娜和威廉斯所言,圣徒的“圣洁,是当他被新世界的实在(reality of the new world)击倒以后才出现的。”1 或者说,“圣洁是活出在圣子的复活中使之有生命的东西。”2

    因此,圣徒的内在本质特征在于他们不再为自己活,而是为了那新的国度

    (神国)、为实现上帝的旨意和天国的愿景而努力。3 这种转变是深刻的,它要求圣徒放下自我,将自己的生活与上帝的慈爱和公义紧密相连。一个越是关注自身圣洁与否、追求个人品质以超越他人的人,反而与圣洁相悖。或者如韦伯斯特所言:“圣洁是在悔改,而不是占据道德的优越地位时才是可见的……实现了的道德优越不一定构成圣洁,更可能和圣洁有冲突。”4 因为,真正的圣洁不是自我标榜或自我提升,而是在无私地为神国的奉献中自然流露出来的。圣洁的人将追求他人的福祉视为自己生命的意义,他们致力于推动社会的公平与正义,为维护他人的权益而不懈努力,即便这意味着要牺牲自己的利益、名誉或地位。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就容易明白,为何吴耀宗曾表示,他在共产党员身上看到了“新造的人”的形象。因为,为了一个新的国度而活,正是当初中国共产党员的显著特征。他们为了新中国的建立,无私地奉献自己,不畏牺牲,满怀热情。所以,他认为,教会需要忏悔和革新,以便中国的基督教能够在新



    人死,是叫那些活着的人不再为自己活,乃为替他们死而复活的主活。(林后 5:14–15

    1 卓涤娜、罗云·威廉斯:《感恩》,陈恩明译,香港:基道,2015,第 63 页。

    2 韦伯斯特:《圣洁神学》,第 87 页。

    3 用使徒保罗的话来说,即是:我已经与基督同钉十字架,现在活着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里面活着;并且我如今在肉身活着,是因信神的儿子而活;他是爱我,为我舍己。(加 2:20

    4 韦伯斯特:《圣洁神学》,第 71 页。作者在书第 82 页时也说到:成圣并不是产生自足的标记,而是显示一种永恒和固有的缺乏自足’ ”


    时代中成为一股积极建设的力量,以实现耶稣基督救人救世的福音。1


  3. 圣徒及其道德内涵


    圣徒是进入神国中的人,他们以神国为中心,专注于上帝的公义与慈爱,这有助人摆脱自我中心的束缚,过上非自我导向的生活。这样的生活,很自然地会塑造、或培养出谦卑、无私、利他等美德。这种内在品质的塑造,与儒家修身以头上三尺有神明来警醒世人有异曲同工之妙,只是区别在于圣徒确实体验到了上帝的同在。毕竟,“圣洁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是专注(concentration)的增加:思想、意志和感情专注于圣洁的神和祂与我们一起的方式。”2 由于圣徒对上帝的临在持有深刻的自觉,因而心怀敬畏,其行为自然不会放任自流或图谋私利。

    圣徒的“圣”因而不是通过个人努力就能实现的。换言之,“圣洁不是自我实现的完美,而是指向圣洁的神那完美的现实。”3 它是上帝恩典的显现,是被神国的价值和理念所形塑的。这种塑造,是潜移默化、非刻意追求,或“不费吹灰之力而至的。”4 因此,圣徒的特质和行为之不同于常人,并非源于他们有意识的努力,而是出于神的恩典与临在。或者说,圣徒的品行是上帝恩典在世间的具体体现,是对上帝同在的觉察和体验的自然回应。一切都是恩典在先,圣徒品质的形塑不过是继发的、因着神的恩典而有的、对恩典自然的回应。用保罗的话来说即是:“我为主被囚的劝你们,既然蒙召,行事为人就当与蒙召的恩相称。”(弗 4:1)


    1 吴耀宗:《吴耀宗文选》,上海:中国基督教两会,2010,第 151–157167–173184–194235–239

    302–322 页等。

    2 韦伯斯特:《圣洁神学》,第 104 页。

    3 同上,第 100 页。

    4 卓涤娜、威廉斯:《感恩》,第 62 页。


    综上所述,圣徒的本质不在于他们拥有某些外在可见的品质,而在于他们 进入了神的国。因着他们对上帝临在的意识,及对主的敬畏,他们的品质彰显 在他们为主而活的生命中。或者说,他们生命的内涵体现在对神国的不断奉献,及对天国价值的不懈追求中。他们活着是为了响应上帝的呼召,为了建设一个 新的国度。因此,圣徒既是一个已经实现的事实,也是一个需要不断追求和努 力的过程。

  4. 身份伦理与圣徒悖论


在探讨圣徒既已获得成全,却又需不断努力的悖论现象时,我们也可以从身份伦理的角度进行分析。个体的行为与其身份认同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尽管人的行为受到动机、认知、情绪、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但身份认同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 基督徒的伦理或行为,自然也应与其基督徒的身份保持一致。新约学者海斯即探讨了基督徒的几个核心身份,如上帝子民、耶稣的跟随者、新造的人等是如何塑造了基督徒的道德生活和伦理实践的。2 潘霍华(Dietrich Bonhoeffer)则强调耶稣的救赎是重价的恩典。他认为,作为耶稣的门徒,即是意味着委身和顺服以至于死,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了基督徒在现实生活处境中的伦理抉择。3 司道生(Glen H. Stassen)和顾希

(David P. Gushee)则从天国伦理的视角出发,阐述了作为天国子民的身份如


1 参阅:Peter J. Burke and Jan E. Stets, Identity Theory, 2nd ed., revised and expanded, New York,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23; Kate C. McLean and Moin Syed eds., The Oxford Handbook of Identity Development,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5; Elliot Aronson, The Social Animal 10th ed., New York: Worth Publishers, 2008.

2 Richard B. Hays, The Moral Vision of the New Testament: Community, Cross, New Creation, San Francisco: HarperSanFrancisco, 1996. 中文译本:海斯(Richard B. Hays):《基督教新约伦理学:活出群体、十架与新造的伦理意境》,白陈毓华译,新北:校园书房,2011

3 Dietrich Bonhoeffer, The Cost of Discipleship, Translated by R. H. Fuller, New York: Macmillan, 1959. 中文译本:潘霍华:《追随基督》,邓肇明,古乐人译,香港:道声出版社,2000


何指导基督徒在当代社会中活出符合信仰的伦理生活。1 这些论述充分表明,基督信仰极为重视信徒在基督里的新身份,并将这一身份视为其伦理生活的根本基础和行动指引。

因此,从身份与行为的角度来看,人有上帝子民的身份,是已经成就的事情,它完全是上帝的恩典,与人的努力没有关系。并且,因着与基督联合,藉着圣灵的更新,信徒被引导自觉地根据他们在基督里新获得的身份来调整自己的行为和生活方式。这种调整并非源于人为的努力或刻意的追求,而是一种内在的、自发的响应。虽然在现实世界中,活出与上帝子民身份相称的生活并非没有挑战。信徒有时必须刻意选择并执行与其身份相符的行为,甚至需要为之付出一定的代价。在身份认同的初期,这种伦理选择往往也是刻意的,需要坚定的意志力和努力。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当人越认同自己的身份时,这些选择将逐渐变成自然而无需强迫的行为。

基督徒的圣洁,就如其上帝子民的身份一样,是上帝的恩典,是已经给予的,人的努力在其中毫无作为。但正如身份模塑其行为,上帝的圣洁也同样塑造与指引着圣徒的行为,使圣徒行事为人与所蒙的恩相称(弗 4:1)。这一过程既是已经完成的,因为圣洁/身份已经被赋予;同时又是正在进行的,需要人努力去追求的,因为信徒需要不断地在生活实践中体现这一圣洁/身份。圣洁不是人拥有的品质,或处于一种静止的状态,而是“藉着上帝/圣灵得成圣洁,以致顺服耶稣基督”(彼前 1:2),是在为主而活中彰显出来的生命。这也正如身份的建构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的过程,它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需要个体主动地去塑造和维护。2 这种身份建构,既是自然而然、不需费力,却也是需要


1 Glen H. Stassen and David P. Gushee, Kingdom Ethics: Following Jesus in Contemporary Context, Downers

Grove, IL: InterVarsity Press, 2003. 中文译本:司道生、顾希:《国度伦理:在当世处境跟随耶稣》,纪荣智、吴国雄、梁伟业译,香港:基道,2014

2 Alberto Melucci, Challenging Codes: Collective Action in the Information Age, Cambridge: Cambridge


刻意及努力而为的。


结论


圣洁作为上帝的根本属性,彰显了其与世界及其受造之物截然不同的独特 性。这一概念的原初含义是指与世俗的分离或隔离,因而并不涉及道德层面。 然而,鉴于基督教信仰中的上帝是公义的主,圣洁的概念亦与道德伦理紧密相 连。因此,虽然圣徒的本质定义在于归属上帝,但受上帝圣洁属性的影响,圣 徒亦被要求去追求圣洁,因而同样承载着伦理的维度。这也即是圣徒的悖论性:一方面,圣徒的成圣源于上帝的恩典,是一份已经赋予且完全的礼物;另一方 面,这却也是一个持续进行的过程,需要不懈的努力和实践去达成。这一悖论 深刻揭示了恩典与责任之间的张力,是基督教神学中不可或缺的要素。

面对圣徒的悖论性,恰当的回应应与面对基督教神学中其他上帝相关悖论 的态度一致,即以感恩之心接受并深思。信仰寻求理解,在当下的处境中,我 们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去理解这圣徒的悖论性。首先,圣徒是属于上帝的子民。换言之,圣徒是进入神国的人,而这也即是圣徒的本质属性。进入神国,意味 着圣徒对上帝的临在有更深刻的认识与醒觉。这种对神临在的感知,有助于圣 徒摆脱以自我为中心的生活,进而展现出谦逊、无私和利他等美德。这些美德 的形成,源自圣徒与神的同在,非个人刻意追求所能及,因此可被视为上帝恩 典的自然流露。然而,出于对神临在的敬畏,圣徒也有责任、或主动以相应的 行为来回应这份恩典。

圣徒所面临的悖论——既已完成又需追求的境况,可在身份伦理的视角下得到进一步阐释。基督徒的伦理应与其在上帝中所获得的新身份保持一致。身份塑造并指引人的行为,这一过程本质上是自发且自觉的。圣徒身份的赋予,


University Press, 1996, p. 159.


作为一份无需个人奋斗的礼物,体现了上帝的恩典。然而,身份的构建并非一 成不变,而是一个动态与不断更新的过程。而且,在世俗生活中体现圣徒身份,常面临挑战,因而也是需要信徒有意识地作出选择并付出努力。

总之,圣徒之所以被称为“圣”,并非源自个人努力达到的道德标准,而是因为他们属于上帝,成为神国的一员。然而,这一称号并非与道德无关。圣徒的身份和神国的理念悄无声息地塑造并引导着他们的行为,赋予他们特定的品质与风范。圣徒的人生因而即是一个恒常地醒觉到上帝、或神国的临在,从而不懈地为主、或那新的国度而活,不断地体现出神自己所拥有的圣洁或生命。

参考文献


Alexander, T. Desmond, and Brian S. Rosner eds. New Dictionary of Biblical Theology. Leicester, England: Inter-Varsity Press; Downers Grove, IL: InterVarsity Press, 2000.

Anderson, James. Paradox in Christian Theology: An Analysis of Its Presence, Character, and Epistemic Status. Milton Keynes, UK: Paternoster, 2007.

Aronson, Elliot. The Social Animal 10th ed. New York: Worth Publishers, 2008.


Bennett, Charles A. “Religion and the Idea of the Holy.” The Journal of Philosophy.

23 (17), 1926: 460–469.


Bloesch, Donald G. Essentials of Evangelical Theology Vol. 1. San Francisco, CA: Harper & Row, 1978.

Bonhoeffer, Dietrich. The Cost of Discipleship. Translated by R. H. Fuller. New York: Macmillan, 1959. 中译本:潘霍华:《追随基督》,邓肇明、古乐人译,香港:道声出版社,2000


Burke, Peter J., and Jan E. Stets. Identity Theory, 2nd ed. Rev. and expanded. New York,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23.

Craig, Clarence Tucker. “Paradox of Holiness: The New Testament Doctrine of Sanctification.” Interpretation. 6 (2), 1952: 147–161.

Davidson, A. B. The Theology of the Old Testament. Edinburgh: T. & T. Clark, 1904. Gammie, John G. Holiness in Israel. Minneapolis: Fortress Press, 1989.

Hays, Richard B. The Moral Vision of the New Testament: Community, Cross, New Creation. San Francisco: Harper San Francisco, 1996. 中译本:海斯

Richard B. Hays):《基督教新约伦理学:活出群体、十架与新造的伦

理意境》,白陈毓华译,新北:校园书房出版社,2011


Keener, Craig S. New Cambridge Bible Commentary: 1–2 Corinthian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5.

Köberle, A. The Quest for Holiness. New York: Harper and Brothers, 1936.


Marion, Jean-Luc. “The Invisibility of the Saint.” Critical Inquiry. Translated by Christina M. Gschwandtner. 35 (3), 2009: 703–710.

Marion, Jean-Luc. Believing in Order to See: On the Rationality of Revelation and the Irrationality of Some Believers. New York: Fordham University Press, 2017.

McLean, Kate C., and Moin Syed eds. The Oxford Handbook of Identity Development.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5.


Melucci, Alberto. Challenging Codes: Collective Action in the Information Ag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Otto, Rudolf. The Idea of the Holy. Translated by John W. Harvey. Harmondsworth: Penguin, 1959. 中译本:奥托:《论神圣:对神圣观念中的非理性因素及


其与理性之关系的研究》,成穷、周邦宪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5;奥托:《神圣者的观念》,丁建波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9


Pfeiffer, Charles F. The New Combined Bible Dictionary and Concordance. Grand Rapids, MI: Baker Book House, 1996.

Rowley, H. H. The Faith of Israel: Aspects of Old Testament Thought. London: SCM Press, 1956.

Snaith, Norman H. The Distinctive Ideas of the Old Testament. Philadelphia: The Westminster Press, 1946.

Stassen, Glen H., and David P. Gushee. Kingdom Ethics: Following Jesus in Contemporary Context. Downers Grove, IL: InterVarsity Press, 2003. 中译本:司道生、顾希:《国度伦理:在当世处境跟随耶稣》,纪荣智、吴国雄、 梁伟业译,香港:基道出版社,2014

Tillich, Paul. Systematic Theology vol. 1.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51.


Unger, Merrill F., and R.K. Harrison, eds. The New Unger’s Bible Dictionary. Chicago: Moody Press, 2005.

Vriezen, Th. C. An Outline of Old Testament Theology. Oxford: Basil Blackwell, 1960.


毕德生:《复活的操练》,屈贝琴、黄淑惠译,新北:校园书房,2012。


华特·布鲁格曼:《圣经不陌生——与真理深入对话》,梁俊豪译,香港:学生福音团契出版社,2004。

陶恕:《认识至圣者:神的属性,以及对基督徒信仰生活的意义》,陈雅声译,台北:启示出版,2019。


吴耀宗:《吴耀宗文选》,上海:中国基督教两会,2010。

杨牧谷:《作祂的仆人——哥林多后书研读》,台北:校园书房出版社,1992。伊利亚德:《圣与俗——宗教的本质》,杨素娥译,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

公司,2006。


约翰·韦伯斯特:《圣洁神学》,陈永财译,香港:基道出版社,2006。 卓涤娜、罗云·威廉斯:《感恩》,陈恩明译,香港:基道出版社,2015。


Christian Saints and Their Paradoxical Nature


Paul Honglin TANG https://orcid.org/0009-0005-5112-7268

Guangdong Union Theological Seminary

Abstract: This study delves into the concept of Christian sainthood and discusses its inherent paradoxical na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hristian biblical theology. The article begins by clearly defining holiness as a unique attribute of God that stands in opposition to the profane and highlights God's unapproachableness and transcendence. Consequently, the author argues that the identity of sainthood is fundamentally based on belonging to God, rather than relying on personal moral perfection. It then analyses in depth the paradoxical nature of sainthood: despite the fact that saints derive their holiness from God's grace, they are still called to pursue holiness. Finally, the article further explores the contemporary interpretation of the paradoxical nature of sainthood. The author emphasizes that the saints are those who have entered the kingdom of God and should seek first and foremost God’s kingdom and God’s righteousness. In addition, the identity of saints as God's people determines and shapes their ethical behavior, and their qualities as saints are thus not the result of personal efforts, but rather the embodiment of God's grace, qualities that are manifested in the pursuit of the Kingdom of God. Therefore, this article effectively explains the saint's paradoxical nature and provides important theoretical guidance for the practical life of believers.

Keywords: Holiness, Saints, Paradox, Kingdom of God, Identity Ethics

No. 22 June 2024 -244-

DOI: http://dx.doi.org/10.29635/JRCC.202406_(22).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