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代东西文化交流中,宗教是重要的部分,而宗教的交流又以经文的翻译为初期重要的工作。本文就天主教在明末传华时最早译成的三种信众日常使用的经文:“圣号经”、“天主经”及“圣母经”作为分析的对象,这些经文的翻译 有两个来源,一是由入华耶稣会士罗明坚以及后来的利玛窦等先后译出;罗明坚使用白话文,利氏使用文言文;另一是 由在菲律宾马尼拉的道明会西班牙传教士高母羡等人为当地华侨翻译而成的,高氏使用的语言是闽南方言。从这三种经文的译文分析中,可以见到东西宗教思想的差异、耶稣会及道明会传教策略的不同,地域的因素造成译文的特色以及这些经文最终的定型以及影响。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NoDerivatives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Copyright (c) 2024 中国基督教研究